
MolluscDB 是由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包振民院士和王师教授团队构建的软体动物功能和进化基因组学综合数据库。软体动物是动物界第二大门类,也是最大的海洋动物门类,...
MolluscDB 是由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包振民院士和王师教授团队构建的软体动物功能和进化基因组学综合数据库
软体动物 基因组数据库 MolluscDB MolluscDB 2.0 多组学数据 进化基因组学 MolluscDB2.0提供了哪些定制数据集和分析工具 介绍一下MolluscDB数据库中某个特定软体动物的基因组信息 MolluscDB数据库的发展前景如何
- 支 持:
- 大 小:
- 开发者:
- 提 现:
- 说 明:
- 分 类:体坛快讯
- 访问量:3次
- 发 布:2025-08-11
手机扫码免费访问
纠错留言#MolluscDB 是由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包振民院士和王师教授团队构建的软体动物功能和进化基因组学综合数据库简介
MolluscDB 是由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包振民院士和王师教授团队构建的软体动物功能和进化基因组学综合数据库。软体动物是动物界第二大门类,也是最大的海洋动物门类,起源于 5 亿年前早寒武纪,现存种类超过 10 万种。该数据库在软体动物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2020 年 10 月 23 日,团队发布了首个版本的 MolluscDB,收集并整合了近 1000 份组学数据资源,涵盖了软体动物门全部 7 个纲和 53 个目中的 87%,提供多达 10 种的基础性组学分析,还针对软体动物特性提供了定制数据集和分析工具,成为当时系统全面的软体动物基因组数据库平台。
随着软体动物基因组学发展,为应对整合多组学资源的挑战,团队将其升级为 MolluscDB 2.0,并于 2024 年 11 月 12 日在国际生物信息数据库领域顶级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MolluscDB 2.0 收集并整合了近 4200 份多组学数据资源,实现了高质量基因组、bulk 转录组、单细胞转录组等主流组学维度的全覆盖。其数据来自 1450 个物种,涵盖了软体动物门全部 8 个纲和 76 个目中的 92%,地理分布覆盖陆地、淡水、近海到深海,囊括了已公开的绝大部分软体动物多组学资源。
MolluscDB 2.0 极大提升了原有 14 种基础分析模块,如基因组组装信息、系统演化关系等。同时,针对软体动物的生物学和进化特性,还提供了多达 20 种满足特定研究需要的定制分析模块,包括泛进化综合分析模块、进化发育综合分析模块等。通过将多维组学信息集成到定制的基因组浏览器中,实现了复杂多组学信息的便捷可视化和整合分析。
自 MolluscDB 首个版本上线运行以来,已吸引了来自 70 多个国家的近 15000 次访问,成为全球范围软体动物研究的重要组学资源中心。MolluscDB 2.0 则为软体动物研究领域提供了一个物种覆盖度最广、组学资源最丰富、分析功能最全面的开放获取数据库平台,有助于揭示软体动物的生物学奥秘和演化历程,推动认知海洋生物独特生命过程演变规律,也将为贝类重要基因资源发掘、遗传育种工作等提供有力支撑。